【探訪昔日的台灣八景:歷史血淚建造的武裝燈塔】

【屏東恆春鵝鑾鼻燈塔:本島南端的海上守護者】001.jpg

茫茫大海中,燈塔的光芒,日復一日守護著海上的船隻。

位於屏東縣的「鵝鑾鼻岬角」,因地理位置也處於巴士海峽及太平洋的交界點,於清朝時期,設置了全台最南端的「鵝鑾鼻燈塔」。

此燈塔更是台灣光力最強、光程最遠的燈塔,擁有「東亞之光」美名。

鵝鑾鼻燈塔的建造緣由,與台灣重要歷史事件「羅發號事件」與「牡丹社事件」有密切關係。

1867年清朝時期,一艘開往大陸牛莊的美國商船羅發號,在暴風雨中迷失方向,漂至七星岩(距離台灣本島大約8海浬)附近觸礁沉沒。

當船長夫婦及船員於龜仔角社上岸(今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旁社頂部落),誤闖斯卡羅王國排灣族領地,慘遭的原住民俘虜出草,僅一名船員僥倖逃生。

而1871年,又發生多次琉球漁民在此處遇難,引發日軍攻台的「牡丹社事件」。

為此,在美國與日本政府強烈要求下,鵝鑾鼻燈塔於1881年被清朝委託英國人建造,並派遣王福祿率領五百名士兵前往護衛,歷時兩年竣工,成為台灣第一座西式燈塔。

鵝鑾鼻燈塔高21.4公尺,塔身為白色圓形銑鐵構造,燈樓面向西南方,背山臨海。

當初,為了防止外人再度侵襲與圍困,燈塔被構築成砲壘形式,圍牆四周設置壕溝,將塔基作為砲台,在圍牆上裝上四十餘個射擊槍眼,並裝置槍械自衛。

鵝鑾鼻燈塔.jpg

因此,鵝鑾鼻燈塔成為了台灣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。

如今,我們所見的鵝鑾鼻燈塔,其實並非最初的模樣。

1927年,日據時期《台灣日日新報》民眾票選為是台灣八景之一。

1894~1895年,中國清朝與日本甲午戰爭爆發後,駐守燈塔的清軍在撤退前曾摧毀燈樓與石牆。

二戰時期,燈塔又遭同盟國空襲毀壞。

後歷經1947及1962年,兩次修復改建才有今日的面貌。

燈塔在1992年開放民眾參觀,1996年列為歷史建築。

【屏東恆春鵝鑾鼻燈塔:本島南端的海上守護者】004.jpg

其中,屏東縣的縣徽圖案更是以燈塔為雛形,可見燈塔在當地人眼中極具代表性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★ 即刻預約:

IMG_0423.JPG

《台灣最南端探秘 阿塱壹古道 夏都沙灘酒店 2日–高雄出發》

https://www.actwg.com.tw/tours/PID02C

出發日:2020/5/27(三)已成團

旅遊行程諮詢+講座報名,歡迎電洽或私訊

旅遊行程規劃 業務 領隊:康立孝

LINE:0989-332639

高雄分公司:07-2236021 分機7025

#大地假期 #主題旅遊 #深度路線 #特殊行程 #屏東 #恆春 #鵝鑾鼻燈塔 #武裝燈塔 #台灣八景 #羅發號事件 #牡丹社事件 #KristKang

 
arrow
arrow

    Kri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