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/01/04(五) 旅遊業務庶務/:旅人的脫離與理解世界的蓋式塔轉換 (2019krist001)

這是個什麼樣的世界?可以很簡單,也可以很複雜,可以用抽象的符號語言表達,像是物理世界、數學世界、符號世界、數碼世界,可以很具體直觀表達,所見、所聽、所聞。以下,這篇文章,帶有個人觀點,沒有政治意涵,可能會涉及靈魂或精神觀點,不那麼哲學的看法。

49669541_10216794781082491_7467545863871528960_n.jpg

前幾天,2018年12月31日,跨年到2019年1月1日,由於地球自轉,各地有時差,地表大城市也由於公元或西元來慶祝,舊的一年結束,新的一年開始。世界是由時間與空間組成,大哲學家康德《純粹理性批判》論述時間與空間作為先驗哲學的基礎,怎麼論述,有點遺忘。但是,亞里斯多德的《邏輯學》提到「所有人都會死,蘇格拉底是人,所以,蘇格拉底會死」,著名的三段推論,是傳統邏輯的經典案例。

新的一年,為什麼要提到這個?因為時間有限,在感受時間的流逝,一點一滴地溜走。兩千年前,蘇格拉底的重要議題之一是:「我們如何面對死亡?」不同的國家文化,面對死亡的看法都不一樣,這是廢話,到底是什麼樣的不一樣?

前幾天感冒流鼻水,工作狀態不是很好,臉很臭,原因很多,有可以說,有不能說,有說出來會讓人生氣,有說出來,自己會痛快,但容易造成更大問題,所以盡量少說話,多做事。維持工作場合的開心,很重要,帶給客人安心與愉快更重要。

今晚的文字比較嚴肅,晚上的吉光片羽是我思索的時辰,喜歡安靜時刻時撰寫。

到底如何看待這個世界,有興趣哲學領域中的形上學可以參考王文方教授的哲普讀物《這是個什麼樣的世界》,不同的時代,有不同的世界觀。

前陣子研究摩洛哥的歷史,坦白講「伊斯蘭教」的宗教、文化、阿拉伯國家,很是陌生,在閱讀時,有時候會想起,某一種說法,關於這個世界,如果你時間往前面推的話,以西方文化為討論基準,希臘時代之前的人,主要研究面向在天文學、研究這個世界,後來蘇格拉底把這個焦點轉移到「人」本身。在理解那個時代時,也要了解部落走向文明的過程中,多神觀點和一神觀點的競爭,後來西方世界轉向神學時代、帝國時代等等。

我沒有宗教信仰,屬於不可知論,在此,主要不是批評宗教如何如何,主要是在於我們如何先去理解過去宗教的轉變。以前,曾經和信仰基督教的朋友或同事討論「上帝存在」這個議題,可以很理性去討論,也可以只從聖經故事上來講,但,聖經這本書,該如何閱讀,人類的偉大經典之一,你有閱讀到迦南族被基督教滅族,到底是為什麼呢?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找時間閱讀,這是多神教和一神教之間的戰爭。(有興趣的朋友參閱Robert Wright的《神的演化:西方三大一神教的起源、衝突與未來》,2017年6月中閱讀前兩章,裡面先討論萬物有靈論、文化演化主義、狩獵採集社會的神、薩滿師、通靈師)

宗教戰爭有很多種,著名的是中世紀十字軍東征,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戰爭,十六世紀馬丁魯德發起的宗教改革,也引起歐洲的宗教戰爭,西方如此,東方十三世紀,遠征歐亞大陸的蒙古,你可曾知道蒙古的原始宗教「薩滿教」和後來傳入的「藏傳佛教」之間的鬥爭?

為什麼要提到宗教, 因為我們面對死亡的看法,有很多宗教背景因素,不管是基督徒、還是佛教徒、還是道教徒、還是其他的。

你相信「靈魂轉世」嗎?你相信有靈魂的存在嗎?有個說法是「信者恆信,不信者恆不信」,另一個說法是「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」。

上述的三大主軸是「世界」、「人」、「神」,橫切面是不同時代的時代代表者,不同的靈魂觀,不同的生死觀,不同對待時間的方式,對於新生兒的慶生,大家都很愉快,比較願意分享兒女懷孕,好不容易懷胎九月,養兒、育兒。悲觀來看,生命還是逃不了生老病死,樂觀來看,正是如此,生命還是要浪費在值得的人事物上。

49538228_10216794798922937_5982114369234796544_n.jpg

小時候成長時,時間過很慢,想要快快長大成人,青年期過了,二十歲過了,三十歲過了,人生還很多想追求的,初老症頭也有了,家人的年紀也更年長了,白天工作,晚上回家,老爸老媽也睡了,早上的時間,有時和老媽閒聊,有時聽老媽唸老爸,有時聽老爸煮菜,最近有時候想這些主題,確實要嚴肅看待。

上述這一段,比較偏向自己的描述,滑動自己的時間,檢視過去,再對比他人。

想到這個,有時看看其他同事,有年紀輕輕,帶團到南美五國旅行30天多,市面南美五國團費約50萬左右,上星期五12/28拜訪某領域大前輩,他說十年前多,南美五國的團費是二十幾萬,現在五十萬,將近兩倍,以前要工作,可以安排的假期有限。南美洲面積1784萬平方公里,單程到南美洲祕魯,航班時間加轉機約30個小時,來回將近三天在搭飛機和轉機。同事去年兩團南美洲,簡直是神人,還好她是學西班牙語系的,南美的航班接軌問題多。

如果,你很喜歡旅行,強烈推薦閱讀吉姆羅傑斯的《資本家的冒險》,2004年商周出版,是羅傑斯第二次環遊世界旅行,1999年到2001年的千禧年開賓士車環遊世界冒險,締造金氏世界紀錄,開車旅遊最長的紀錄,另外,他第一次環遊世界是騎重機。為什麼提到這本書,因為羅傑斯是個投資界的傳奇,《資本家的冒險》裡面也有很多20年前的世界觀。

20年前,當他環遊世界到阿根廷時,旅途中觀察與發現當時政局很不穩定,他脫手在阿根廷的投資,後來阿根廷經濟崩盤。所以,你如果到阿根廷時,會發現,怎麼那麼多人在街頭抗議、罷工,因為當地的經濟出問題。在這之前的南美洲,是軍政府時代,因為自從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,葡萄牙、西班牙開始殖民統治中南美洲,引進非洲黑奴,有本書叫做《哥倫布大交換: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》,另一本書《1493年: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》(這兩部大部頭是讀書清單之一),有興趣南美洲的朋友,推薦閱讀這兩本書。你會更了解南美洲的馬鈴薯、辣椒是如何傳來歐洲,例如西班牙人把辣椒到到歐洲,葡萄牙人16世紀時把辣椒透過海上絲路貿易,帶到亞洲中國,約略明末時期開始中國的辣椒文化。

近期,同事帶團從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回來,分享帶團心得與經驗,慶幸的是有看到極光,也有些狀況,領隊帶團最重要的是危機處理能力,如何緊急應變很重要,話是這麼說,聽是一回事,自己帶團又是另外一回事。後來,同事分享在吃的這一塊,俄羅斯好像沒有「辣椒」這個食材,當下說說「這是個潛在商機」,辣椒的商機,引入俄羅斯會有市場,至少比喝伏特加酒,飲酒過度造成酗酒。

說到酒,這是我想點開的延伸技能樹,比較有興趣的,想學習品酒。之前在韓國釜山的背包客棧,碰到一對俄羅斯好友,很神秘的一對,第一天晚上,我逛釜山電影街附近的夜市,逛完,回背包客棧,看到他們在喝韓國啤酒、吃泡麵。聊了一下,女生名字叫做Anastasia,聖彼得堡人,男的叫做亞歷山大,來自莫斯科的木匠,比較不太會說英語。我連續問了好幾個問題,俄羅斯人好像很喜歡喝?後來有酗酒的問題,她說老一輩的人比較會喝酒,年輕一代的比較不會那麼喝。

也問關於俄羅斯人的刻板印象,好像很嚴肅,不怎麼笑,到底是為什麼?她說其中一個因素,可能是語言結構,俄羅斯人說話,比如招呼語,英語的「how are you」,當最後說出you時,嘴巴最後會呈現微笑狀態。哇,我後來試試看,果然,如她所說。很熱情,英文講得很溜,我也問了尷尬的歷史問題,曾經的俄羅斯過去曾經被蒙古征服過,你們會有什麼看法。她怎麼回答,我倒是忘了。

不過,她和朋友環遊世界,背著吉他,在道路上,對過路車子比讚,大拇指朝上的搭便車國際旅遊手語。有在使用Instagram的朋友,可以找stasikevich_,她是個喜歡交朋友的背包客。也有新聞採訪她的旅遊事蹟( 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…)
後來第五天,在釜山溫泉鎮附近的天橋,很有緣的碰到他們,他們在街頭賣藝,很神奇的再次碰到他們。當場聽了Anastasia唱小紅莓樂團的經典歌曲《Zombia》(反戰經典樂曲),嗓音聽起來很乾,下午碰到他們,猜想是白天唱了N小時,看一下地面上,沒有水瓶,心想,怎麼要唱歌,都沒帶水,算了,想歸想,停了一下,跟他們說,幫他們買兩瓶礦泉水,送他們。

49644327_10216794797002889_2266846793520119808_n.jpg

沒想到,會在旅途中,碰到他們兩次,還以為是一期一會的背包客友誼,後來交換IG,歡迎有機會來台灣旅行。在韓國釜山認識幾個朋友,還有一個女生,中國東北姑娘,大慶人,個性確實很nice的女生,長得有點像湯唯。稍微離題,拉回主題,我們如何認識這個世界?

看事情有很多側面,有好有壞,一體兩面,這老生常談,如果每次碰到事情,都這樣說,你或你的客人會怎麼看待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觀看法,說到這裡,就不得不說,現代心理學,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觀念,叫做「蓋式塔轉換」(Gestalt shift),20世紀初的完形心理學的關鍵,經典的案例是「兔鴨圖」和「老婦與少女」,更深的,我就不懂,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自行延伸科學哲學,比如孔恩的《科學哲學的結構》。

為什麼提到「蓋式塔轉換」呢?為什麼有人在看「兔鴨圖」只看到兔子,有人卻只看到鴨子呢?萬物簡單可以分為「整體」與「部分」,整體是由各個部分組成,這裡面有很重要的點是「連結」,如何把部分和部分串連成整體。但對於旅遊人來說,如何理解同個地球、不同地域文化的世界,如何解讀?很多時候,很像拼積木一樣,認識某個國家的某個部份,一個部分,一個部分認識,描繪該國的輪廓。

49739106_10216794799682956_8969101644989988864_n.jpg

再回過頭來,看上述撰寫的三大主軸,世界、人、神。當你有天到玻利維亞旅行時,你可以拍當地的風景照,面積約一萬平方公里的烏尤尼鹽沼,配合雨季,有最大的奇景「天空之鏡」。只是,當地人不怎麼喜歡被拍照,為什麼呢?因為當地人覺得對人攝影拍照,會把人的靈魂攝去。(有興趣的,可以閱讀香港亨達集團主席鄧予立2015年的旅遊著作《飛躍中南美》p.44) 作為一個旅人、過客,我們要學習尊重當地文化。

瞭解這個世界的橫切面,有很多方式,可以從政府組織,民主或共產、君主立憲或軍事獨裁。也可以從宗教側面,基督教國家、伊斯蘭國家、佛教國家、猶太教、印度教等等。關於這些,研究不完,也沒有人,窮究一生可以像是百科全書式的了解與體驗全世界。

如何了解一個國家的過去,歷史中的關鍵,可以回到「人」本身生存的基本條件,水、空氣、陽光、食物、資源。其中「鹽巴」的歷史、「鐵」的歷史,就是很關鍵的點,當然「酒」也是很重要。如果你想瞭解希臘精神與文化,可以閱讀尼采1872年的《悲劇的誕生》,提到的酒神與太陽神,也是西方美學的重要源頭。

旅遊業從業人員,到底需要具備多少的底蘊,具備多少人文地理歷史知識,才不會被問倒、考倒?公司全世界的行程有300多條,主線有50多條,特殊路線居多,研究不完。但該如何研究,研究的方法論為何?這是其中的關鍵,就像是17世紀近代哲學之父笛卡兒《沈思錄》(裡面也有論述上帝存在和靈魂不滅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時間閱讀,笛卡兒是我們熟悉的數學直角坐標系的發明者)

如何有系統、有方法的去理解這個世界,不同的領域、學科都有各自的書籍,詮釋與解釋這個世界的各種現象。關於旅行這回事,關於到國外旅行、體驗異鄉文化,又是怎麼回事?這個問題,就先擱著。

對於這個世界的種種,始終抱持好奇心,熱情的分享所知所學所見所聞,盡可能提供快速有效的服務,大概是對於帶團領隊的基本態度。相對於其他國家的人來台灣,台灣近代發展三百多年,途經1624荷蘭人統治、1661海盜之子鄭成功攻荷、1683施朗攻台、清朝治理台灣、中國沿海一代移民、羅漢腳到台灣、漳泉械鬥、客閩移民、媽祖文化移植、中日甲午戰敗、1895馬關條約割讓日本、1911辛亥革命武昌起義、推翻清朝、創建中華民國、中日戰爭、1945日本二戰敗、1947-1987白色恐怖、國共內戰1949國民黨撤退來台...台灣經濟起飛...。

如果是其他國家的朋友來台灣,有願意聽的,我會講這些台灣歷史,但還是國外朋友吃吃台灣道地小吃、吃臭豆腐、蚵仔煎、逛逛廟宇、聽聽世界奇景全民集合的《給愛麗絲》、帶朋友呵呵濃茶苦茶。

過去的已經過去,很多留下的建築是曾經的歷史見證,是時代轉移,文化的傳承。該如何去看這個世界,去年陌生開發高雄的建築師圈,認識某個建築師,他的幾個建議,其中一個是閱讀《西方建築史》,這是其中一個檻,或許沒有辦法到很專業,但至少基本的了解要夠。

新的一年,2019年,希望今年工作順利,其他的先不多想,還是繼續加強自己的專業,提高服務品質。上述四千字,難得花時間撰寫長文。今年的撰寫,設定一天旅遊文,幫公司做廣告宣傳,一天盡量在千字文內,集中在旅遊與旅遊業務相關。以上,感謝你的耐心閱讀。 2019/01/05(六) 高雄鳳山 #KristKang #康立孝 #大地假期 #旅遊業務 #旅遊 #背包客 #世界觀 #旅人誌 #旅遊業務 #蓋式塔轉換 #2019krist001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Kri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