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超級關係》  2018-02-01 上午9.18.25.png

************ 複製貼上,請註明原文出處,謝謝!************

以下是去年的閱讀筆記《超級關係》

2017/01/12() 18:03-21:34 閱讀筆記《超級關係: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》(Superconnect: The Power of Networks and the Strength of Weak Links) 理查 柯克(Richard Koch) & Greg Lockwood pp.1-110

  1. 前言
  2. 理查 柯克(Richard Koch):《80/20法則》 作者
  3. 網路的精髓、網路理論、網路科學
  4. 商業策略明星事業:最有價值的事業幾乎都屬於「明星事業」
  5. 要廣泛閱讀
  6. 六度分隔理論(six degrees separation)
    1. 小世界、大世界
    2. 米格爾倫《服從權威》1974
  7. 人脈關係、所屬社群,何人都有他的意見
  8. 友善的泛泛之交或關係很遠的人可能帶給我們重要的知識、機會與創新
  9. 我們倚賴最深、關係最密切的個人或團體可能反而會造成我們的障礙
  10. 社會與職業流動
  11. 構成社會基礎的個人或團體網路主要由人脈王所形塑
  12. 個人主義:照我自己的方式去做、集體思維
  13. 完全的個人主義是一種錯覺。
  14. 網路節點
  15. 你與其他人或團體所形成的兩種連結(links),以及你所參與的團體,稱為樞紐
  16. 強連結、弱連結、最弱連結
  17. 弱連結:歐洲最成功的創投業者之一,畢克羅(Adrian Beecroft),談到第一次最重要的機會來自於
  18. 樞紐(hubs)、原生家庭
  19. 對多數人而言,我們生命的目標與實現的程度,有很大部分取決於我們選擇的樞紐以及轉換樞紐的能力。
  20. 你是否相信你可以決定自己的成敗
  21. 「有錢人和一般人不一樣他們比較有錢」,這就是唯一的差異
  22. 最重要的不是擁有更多的連結,而是擁有對的連結
  23. 弱連結的力量:泛泛之交
    1. 不常相處的人,通常遠比那些每天見面的人對我們更有幫助
    2. 親近的人,通常和我們很相似,涉足的社交圈也差不多
    3. 親近的人:緊密交織的社會結構區塊
    4. 透過弱連結,為不同樞紐搭起「橋樑的」的弱連結
    5. 找工作:連結人與工作的主要因素是人脈。以此方式找到工作的人,比透過直接應徵者多,且薪水優渥職位高的理想工作通常來自人際關係。
    6. 有些人似乎完全無法給你任何幫助,但他們的朋友卻可能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給你極大的助益。
    7. 一個人若能多認識「與自己不同的人,或思想行為模式與周遭熟悉者互異的人」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
    8. 我們可以不太費力去刻意培養更多弱連結,而那正是通往新世界之窗。雖然絕大多數的泛泛之交,不會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,確實有少數人會且常常發生在我們最意想不到的時候
    9. 正規網路、結構化網路、隨機網絡
    10. 泛泛之交與朋友
    11. 並不是所有的連結都等值,真正有價值的連結在連結所有的點時承擔重大任者==能夠將相隔遙遠的團體串連起來。
    12. 「社會計畫之星」人脈王
      1. 在既有的世界裡將每個人連結起來
      2. 為不同的世界搭建橋樑
      3. 真正富創意的人,還可將許多人拉進一個全新的世界裡
    13. 麥卡夫定律(mercalfe’s Law)
    14. 梅爾(Andreas Meyers) 攝影共同體
    15. 哈定(Peter Harding):專業人脈王
    16. 交朋友是可以學習的,而且會越來越熟練,設法記住新朋友的詳細資料就是很好的開始
    17.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:多認識一些不是那麼密切相關的人
    18. 必須有好氣心,願意認識不一樣的人,或願意將某種興趣變成生活的一部分
    19. 為別人連結的人,到頭來別人也會為他連結
    20. 韓德森(Bruce Doolin Henderson) 人脈王,很少人對20世紀後半的國際商業,比他更具影響力
    21. 火人節:一個奇特的超連結結構
  24. 第五章 天堂、地獄與樞紐
    1. 「出人頭地的方法就是加入有力的團體。社會生活的重點並非完全無限制的競爭,也不是一般的合作,而是兩者巧妙的結合賣力競爭以求與最優質的對象合作」經濟學家 Paul seabright
    2. 專門化:我們必須與人交換產品與服務
    3. 平克(Stephen Pinker):「人類之所以比其他物種優越,是因為具備三項互相交織的特質語言、社會合作與專門技術」
    4. 同理心、好奇、驚慌、憤怒
    5. 樞紐的數量以及可選擇的種類大增
    6. 狄德羅《百科全書》1750-1772
    7. 威爾斯&桑格:維基百科(2001)
    8. 權威人士、從眾心理(conformity)、集體思維(groupthink)
    9. 選擇權與專門化都能增加個人的機會與多元發展,讓每個人成為具有獨特才能與扮演獨特咬色的個體
    10. 樞紐的引力:集體思維、權威、從眾、恐懼、容易對眼前的人產生同理心,這些都可能讓我們無法保持思考與行為的獨特性
    11. 選擇度多

2017/01/13(18:07-20:51 閱讀筆記《超級關係: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》(Superconnect: The Power of Networks and the Strength of Weak Links) 理查 柯克(Richard Koch) & Greg Lockwood pp.112-203

  1. 第六章 網路空間
  2. 吉伯森:ㄧ生的抱負就是試遍每一種可以改變心智的藥物...1984年用打字機,創作第一本科幻小書,創造一個新名詞「網路空間」、上網、矩陣
  3. 吉伯森的書《神經漫遊者》
  4. 網路世界裡的資訊、電字的資訊力
  5. 泰普史:「這個世代已經習慣在互動的世界裡思考和行動」p.116
  6. 囈語文化:人們將大量無休市的私人資訊放入網路,而且是以低品質的自說自話方式喋喋不休
  7. 從眾行為
  8. 個人主義、多元化、心靈探索
  9. 觀念的改變、語言的發明、傳播技術
  10. 人工抄寫→活版印刷 印刷術→流行刊物、私人閱讀→文藝復興
  11. 《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》→懷疑論、輿論
  12. 通訊:社交網站、電郵、即時通訊、部落格、簡訊、線上通訊
  13. 樞紐連結(hub-link)
  14. 《魔獸世界》→遊戲成癮症
  15. 「線上與線下結構的相似性」可以支撐一個觀點:網路並不是另一種通訊媒介,而是現存通訊型態的另一面
  16. 社會有兩個方面因為網路而增加最多:一是選擇性包括樞紐、連結、資訊與通訊的選擇,另一是多元性→太多的資訊與選擇
  17. 對高品質的新構想與不同的人保持開放的態度,而有些無價值的內容只會浪費時間,排擠掉真正富創意的構想或人脈,這些也應過濾掉
  18. 我們認為生活中最重要的決定是連結與樞紐的選擇
  19. 社交圖譜
  20. 你不閉一天花好幾小時在臉書或Linkedlh上,只需將你的資料放上去,然後便可重新發現與追蹤久未聯絡的熟識或不熟識的朋友
  21. 電郵誤會、人際連結
  22. 網路能讓我們能以非常方便、強大、有趣的方式獲得資訊以及與人溝通,但不能代替面對面的互動
  23. 第七章 旋轉名片盒
    1. 非爾德的網絡→偶然的弱連結
    2. 消極的人際構通(passive networking)
    3. 「在我們的訪問中,沒幾個成功的人真的得利於中學或大學的人脈(不論人脈網絡是否排他)。他們多數在工作初期便能夠在優質的工作網絡裡,扮演越來越核心的角色,之後移動到另一個優質的工作網路,逐步累積更廣闊與多元的人脈。
    4. 專注在人脈、資訊蒐集、構想等等比立即找一份工作更重要
    5. 每個人都擁有各式各樣的泛泛之交,不常見面,但維持定期聯繫至少每年一年一次
    6. 友善的泛泛之交很可貴不同於友好的情誼,而是另一種別具價值的關係這種具高效益、鬆散有彈性的人脈不需要耗費多少社交能量,卻可能為雙方帶來很大的益處
    7. 人際關係:如果人們喜歡和你再一起,他們會願意幫你甚於幫助其他人
    8. 你唯一需要做的是去接觸妳認為或許能夠幫助你的人,然後向他尋求幫助
    9. 隱形連結:你所認識的人以及他們的人脈環繞成一個互惠之鍊,也就是你所說的隱形連結
    10. 人脈的多元化
    11. 目標要專注:方法卻要隨緣
    12. 你是否善於培養與運用弱連結,端視你的網絡是否夠多元?一個簡單的評估方法是計算過去幾個月來,你曾經和不常見面或新認識的泛泛之交有過幾次社交或商務聚會?
    13. 我們列出弱連結時,不應忘記過去互動的人
    14. 賈吉(Paul Judge),英國人,人脈王,永遠都在準備上下飛機到某個偏遠的地區和某人聚會,而且每次見的人似乎都不一樣
    15. 舊識是絕佳的弱連結:你可以不廢成本輕易重拾舊關係。你本來就認識他們,只要你願意,馬上就可以進行深刻的對話。但我認為一定要自然而然,見面本身就是一種快樂,不要尋找見面之外的好處。意外的收穫不是不會發生,但通常都是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,當然不可能照你的希望去操控。
    16. 要建立與維繫大量優質的弱連結,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保有廣泛的人脈圈
    17. 隨身攜帶「日誌」,只要遇到將來可能有幫助的人,便把彼此的對話、想法及互動的細節記錄下來。 p.152
    18. 第三種方式:刻意鎖定某種新的領域,讓自己沈浸其中,例如學高爾夫、車位、瑜伽、換新工作,做義工
    19. 臨機應變,運用現有的所有關係,或與舊有的關係重新聯繫,創造新的人脈
    20. 別忘了幫我們所認識的人牽線,尤其是那些可能因此獲益良多的人
  24. 第八章 樞紐的取捨
    1. 如果你在一個好的樞紐裡成為關鍵角色,日後它就會自動成為你的助力。你只付出一次代價,就能獲得兩段人生的收穫:一段是現在的人生,一段是之前的人生,到現在仍繼續讓你坐領感情、社會、經濟的紅利。
    2. 「流動性似乎是自發產生的,一個人越是穿梭在不同的社會和工作環境之間,累積的人脈越廣,也技能透過這些人促成更高的流動性」
    3. 對你最有幫助的樞紐通常有一些特點:你會感覺和裡面的人很親近,可以不費力地保持聯繫,嘗試回饋,例如為舊同事介紹生意、工作或人脈
    4. 以一般商業圈來說,樞紐的價值往往在你離開後,益發凸顯出來,因為拉開距離後,會有更寬廣清楚的視野
    5. 另一個共同的觀念是:如我你在一個樞紐裡表現不錯,將來若要再運用該網路,你會得到更多的鼓勵與信心。
    6. 共識:最成功的樞紐對將來的網絡最有幫助
    7. 「有些人隨和又聰明,一份工作做了15年以上,要再找工作卻很困難」
    8. 「長期從事同一份工作會截斷人脈的累積,也就會減少流動的機會」
    9. 「最好年輕時多動,否則年紀大了根本完全不會動」
    10. 只要一起辛苦打拼過,共同的深刻經歷總能凝聚信賴與個人情誼
    11. 一個人要真正了解這個世界以及自己在其中的位置,唯一的方法就是嘗試不同的經驗,過程中要經歷一番尋尋覓覓,錯誤更是不可免。
    12. 終極目標:心裡要很清楚自己的終極目標是什麼,自然知道何時應該往前走
    13. 依據兩個標準決定是否加入一個樞紐你認為可從中學到多少,以及你自認能做出多少貢獻
      1. 「我認為就業初期,在選擇樞紐時,應該以學習為主要考量,之後,則應該兼顧貢獻度與學習機會。我自己初期是學習多於貢獻,現在則是貢獻很多,學習很少。我說的不是技能,而是人。你只能向周圍的人學習,如果你不尊重他們的卓越知識或技能,便無法學習。而如果你已無法學習,就應該轉移到另一個樞紐。我自己也是依循這個元則。
      2. 重要的體會:他們都是在某個樞紐裡經歷觀點與能力的深刻改變後,事業才開始起飛
      3. 真正讓我改變的不是特定知識,而是人。我明白了態度是多麽重要,而且與我共事的都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人不只是聰明,而且非常認真
      4. 「我發現,只要你有所表現,你擁有的自由總會高於一般認知的程度。你在工作上的人脈就是你的樞紐,而不是任何人的。你可以選擇和哪些人在一起,以及如何互動,這便成了你的獨特的樞紐。每個人在同一公司裡各有其獨特的樞紐,之後你可以將有用的外部人士再加入你的工作網絡。」
      5. 建立一個樞紐,然後掌控其中一大部分
      6. 「人們應該以水平角度思考樞紐」
      7. 找其他旅遊邀約朋友讀書會、週末旅遊
      8. 《追求卓越》(In Search of Excellence)
    14. 我們可以自由選擇合作的夥伴與事業
  25. 第九章 創新構想的網絡結構
    1. 「人們常以為企業的根本是數字(盈虧),或是力量(市場力),或甚至是血緣關係(自己人)。錯了,企業的根本是構想能以語言表達的創新構想」器官大師 James Champy
    2. 人脈王:
      1. 基督教的保羅:十字架論
      2. 馬克思1848《共產黨宣言》1867《資本論》
        1. 馬克思對於封建主義過度到資本主義的判斷極為度到、高明且大致正確
        2. 但是馬克思預言全歐洲將爆發革命的預言卻失準
        3. 革命份子無法集結忠誠的追隨者建立一個網絡
        4. 資本主義讓勞工的生活逐漸提高,勞工一面倒支持社會主義或社會民主議會改革,而非街頭的共產革命
      3. 列寧
        1. 列寧透過扭曲的邏輯推演出「發展不均原則」,指出資本主義將在「最弱的環節」崩解,而那就是發展不足的俄國
        2. 列寧第一項了不起的特點就是「組織能力
        3. 無產階級專政
        4. 樞紐的引力、形成樞紐
      4. 任何理念要發揮影響力,都需要一個樞紐一個支持者的組織。好的經營理念需要企業來落實,任何企業都不能沒有經營理念
      5. 要傳播一種理念,應該兩頭並進兩頭指的是新理念的益處與瞭解該益處所要花的力氣。
        1. 一方面要致力於增加效益而且要讓效益顯而易見
        2. 同時要盡可能讓人們可以花更少的心力去了解新理念
        3. 力求簡化,最好能濃縮成簡潔有力的一句話
          1. 山上寶訓「信望愛三者永存,其中最偉大的是愛」
          2. 《資本論》→「和平、土地、麵包」
      6. BCG的哲學:從最頂尖商學院網羅最優秀的人才,讓這些頂尖人才互相學習
      7. 紅牛「能量飲料」Dietrich Mateschitz 泰國曼谷1962
      8. 距離讓人產生敬意,模仿變得很像創新
    3. 弱連結的精髓:遠方的某個人可能擁有很實用的資訊。光是和那個人談話或只是觀察他的行為,你可能會發現那是很吸引人的高明構想,或是很有成長與獲利潛能的事業連結遙遠的構想
    4. 好的構想有好的基因,許多元素加在一起形成它的特質與吸引力。好的基因很難得,也是事業成功的關鍵
    5. 愛因斯坦:「原創的秘訣就是如何知道隱藏來源
    6. 威名百貨(Wal-Mart)傳奇創始人Sam Walton說過類似的話「我所做的多數事情都是模仿別人。」
    7. 依據兩種成功的構想當然更好,方法是找出互不干涉的兩個世界裡兩種遙遠的構想,在期間形成弱連結,然後融合兩種原創概念,創造出新的事業。
    8. 加盟制度:加盟者比較清楚自己的所在國家的習慣做法與陷阱
    9. 有時候「距離」才能讓人體會某種東西的價值
    10. 將別人的構想拿來進行根本的改良也比較容易
    11. 一個構想如果是遵循網絡規則,而且能將弱連結與樞紐串連起來,成功的機會會很大
    12. 高明的構想被發現與散播的方法則是遵循另一套結構網絡結構
  26. 寫作風格:寫些觀點,然後引用所訪問的人的想法,別人的故事

博客來的書籍介紹網址:
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488473

arrow
arrow

    Kri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